【袜子:后天就是高考的日子了,提前祝小伙伴们勇夺高分!】
    “风雪依稀秋白发尾。”
    “灯火葳蕤,揉皱你眼眉。”
    “假如你舍一滴泪,假如老去我能陪。”
    “烟波里成灰,也去得完美。”
    歌曲到了这里,缓缓收尾。
    许多戏曲大师,此时看向周升的眼神非常复杂。
    这首《牵丝戏》带给他们的感受,实在是太激烈了啊!
    他们内心涌现起一股悲凉之意,止不住的想要落泪。
    因为这是他们内心深处,一直不愿意被触碰到的地方。
    戏曲是他们的一生热爱,但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逐步走向落寞。
    这种落寞与悲伤,没有感受过的人绝对无法理解。
    但即便是如此,他们也依然要坚守到底,为了华夏戏曲再复荣光而奋斗。
    主持人缓缓走上台,眼眶微红的感慨道。
    “非常感谢周升,为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《牵丝戏》。”
    “从歌词的字里行间,我们可以看出你对木偶戏的喜爱。”
    “现在,请你分享一下创作感想。”
    这是节目的一个重要环节,每次戏曲或者歌曲唱完了之后,就会邀请创作者分享创作感想。
    但主持人却忽略了一个细节,这首戏曲风格的流行歌曲,并不是周升创作的。
    他只是将这个作品,完美演绎了出来而已。
    于是,周升一脸尴尬的开口说道:“虽然我非常喜欢这首歌,但创作感想还真说不出来。要不然,你去问下创作者本人?”
    说着,周升还眼神示意了一下沈浪的位置。
    主持人这才恍然大悟,知道自己闹了个笑话。
    连忙打着个哈哈,自嘲了几句便朝沈浪走去。
    “接下来,有请沈先生来为我们讲解《牵丝戏》背后的故事!”
    沈浪闻言一怔。
    这主持人有点意思啊!
    正常情况下,不应该是询问他的创作感想吗?
    到了他这里,竟然变成了讲解作品背后的故事?
    不过这样也好。
    毕竟沈浪还真不知道,原作者在创作《牵丝戏》的时候,究竟是有什么感想。
    反倒是《牵丝戏》背后的故事,他至今还是印象深刻。
    (没办法,S级的过目不忘,哪怕是在脑海深处的记忆,也能够轻松的翻阅。)
    于是,沈浪站了起来,接过麦克风缓缓开口。
    “关于这首《牵丝戏》,背后的故事其实非常凄美。”
    ......
    从很小的时候,我就和别人不一样。
    因为我的眼睛,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。
    也正是这个原因,我才能碰到这件事情。
    那时候,我还很年轻。
    年轻到非常无畏的那种程度。
    独自出游是常事,神鬼之事也时常遇到。
    但那个时候,总觉得这些都没多大关系。
    所以,有一次独自出游的时候,我因为路上的风雪太大,走进了一座破庙。
    在那座破庙里面,我见到了他们......
    一个是演傀儡戏的老人,另一个则是他的木偶。
    我看到他们的第一眼,就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。
    那演傀儡戏的老爷子,衣衫破旧,全身上下都看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。
    除了他手里的那个木偶。
    那个木偶的形象,是个娇贵女孩儿的模样。
    做工非常精致,娇贵鲜艳得刚描画出来似的,神情栩栩如生。
    尤其是她的眼角,还挂着一滴泪。
    我甚至感到有片刻失神,想要伸手去接过那个木偶。
    随着夜渐渐深了,外面的风雪也变得更大了。
    我就和老爷子凑在一堆火旁边,一起边烤着火边聊天。
    而老爷子仿佛早就想找个人聊心里话了,便唠唠叨叨的讲了半个多小时。
    讲他小时候非常贪玩,每次演牵丝傀儡的卖艺人一出现,他就会立马跑过去围观。
    看着那三尺红绵台毯上,木偶来来往往演出的傀儡戏。
    他便下定了决心,去拜师学起了傀儡戏。
    家里人自然是不愿意的,但奈何老爷子小时候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子。
    哪怕家里人怎么打骂,他都坚持自己的选择,不想改变。
    于是就这么入了行,也演了一辈子的傀儡戏。
    但卖艺的,始终都是卖艺的。
    无论他跋山涉水,走遍万里千山。
    到了如今,还是什么都没有剩下!
    家徒四壁,形单影只,穷困潦倒!
    唯一陪伴着他的,就只剩下那陪了他一辈子的木偶!
    说着,老爷子就直接哭了出来。
   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