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一章 你到底是什么来头?(1/3)
作者:善学
周文再一次点了点头。
“周文,若这字帖是你自己写的,你就是我平生仅见的鬼才。”
闫金秋只是瞥了一眼周文。
在学思宫教习数年,对于文章这种东西闫金秋不能说看过一千遍也能说看了一万遍了,对于其中的道理,其中的问题他不说自己知道多少,但是以文见人他也算的上是行家里手了。
见到周文的第一眼,闫金秋就只看出来了一样东西,这是一个很有目标的市侩少年,他也没想到这一次他会看走眼,而且走眼走的这么彻底。
对于白芊芊的要求,闫金秋一开始也只是准备敷衍了事。
其实对于这件事情,闫金秋心里也有些奇怪,一个含冤下大牢的怎么就需要预测未来的吉凶祸福,而且门口那么多算命的先生不要,偏偏跑到儒道的学宫来给人看运到。
可是儒道的这个法门可从来都不是靠着这一方面的东西发的家,这个法门可从一开始就是用来检验资质和心性的法门。
同窗数年,闫金秋对于白芊芊说不上知根知底,可是对于彼此的小心思也是心里有数。
白芊芊要是没抱着什么坏心思,他就不叫闫金秋。
可是,剧本好像拿错了......
闫金秋的目光落在了周文的身上,此时的周文在水池边上宛若下凡的谪仙人。
纵观天下诗句,万千儒生,谁人能写出如同眼前这个男儿的诗句?
只是看到其中的一句,闫金秋就感到了一股恢弘的深意,此时的周文在他的眼中亦如开辟天路的圣人,如此的深意,思考的时间不过数秒,若是保持这样的水准,要是进了儒道,恐怕是能撑起半边天的响当当的人物。
说到底,儒道从强盛走到衰落,缺的是什么?
缺的就是高速质的人才,闫金秋的自问诗词水平不赖,可是此时反复细细嚼周文的诗句,他竟然感到语塞,不知如何评价,如何下手,顿时他的心中生出莫名的怅然。
“开万事,为生民。”
闫金秋喃喃自语,就像是有一扇门在他的眼前猛地打开,刺入了他的世界。
似乎,还真有点意思。
周文看着天色,天上的那条问运龙已经腾空飞起,此时的天上乌云密布,似乎是要下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了。
“君不见,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”
看着似乎马上就有要下雨的迹象,周文振臂一呼,在零散的雷霆中,拨开云雾又见到一抹金色的光。
“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”
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,这一次闫金秋的脑袋已经是嗡嗡的叫了,他的头一点点的转过去,愣愣的看着闫金秋、
此时的他,已经沉默了。
听着诗词,他竟然忍不住的心神摇曳。
“用词不浮于辞藻,绝了!”
当着周文的面,闫金秋当即就开始鼓掌了。
“周兄,我没有想到你居然有这样的大志向。”闫金秋神色复杂的看着周文,此时,他又想起夫子的嘱咐,一时间感慨万千。
“运气而已。”周文的心态摆的倒是很正,此时的他,嘴角一抽,胸脯一挺,如同一只孤高骄傲的孔雀。
闫金秋倒是不觉有他,今日的儒道已经不是以前万万学子,百家争鸣的场景了,如今各大势力衰微的今天,能做出如此造化的文章,如此深意的文辞就已经算的上是一证明,只要周文能坚持走上这条道路,那么无论是京唐儒道还是各地儒道,都会以他为基准,只要这首诗句传播出去,有人走上周文的这条儒道之路,那么周文从此就能担任起老师的这一个身份。
不要看仅仅只有两句话,如此佳作,闫金秋相信,只要在乡范围内传开,配合上一些宣传,很快就能在各地儒生世界的耳朵里头响起,不要说是传开,就算是传世都是有可能的。
读书人最大的梦想是什么,身为一个只能活百年的人形兵器,千百年来,读书人最大的目标就只有一个——留名青史!
闫金秋盯着周文手中的字帖,整个人眼睛都快顶出来了。
此时的他不仅感到震惊,更是由衷的感到嫉妒。
如今魁首之位已经成为了笑话,周文一脚踏出,就是京唐城儒家的核心。
“可否借我一观?”闫金秋指了指周文手中冒着金光的书帖,面露渴望之色。
他的声音听起来急得不行,此时的周文顿时感觉自己好像犯了个错误。
本以为闫金秋会看一看就放他走,可是没想到到了现在,反倒是酸味十足。
此时的周文心中暗暗的回响自己是不是太心急了。
“嗯?闫兄想要就拿去。”
周文挠了挠头,反正是抄来的诗词,周文想了想,还是直接递给闫金秋。
“字写的不好,闫兄不要见怪哈。”
“见怪?周小哥,你知道吗,只要你的这幅字流出去,以后此片人间就会出现一种名叫周体的字了。”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